成都
摇滚|川大民大乐队交流会
4月8日晚上7:00~22:00 / 成都 双流区 /免费
菠萝音乐工作室 / “锐”爵士鼓俱乐部 主办
川大民大乐队交流会
时间:2018/4/8
地点:“锐”爵士鼓俱乐部
摄影:X / Pea / 肉饼
阵容
川大乐队
AOSORA
DPH
Rusty Nail 锈钉
植物园
民大乐队
1803
Muzak
北足
岛
摄影:X / Pea / 肉饼
四
月八日晚七点
成都市郊双流,双流市郊长城路,暮色笼罩着金色校园广场,爵士鼓俱乐部外人头攒动。
民大和川大的少男少女们,三五成群地倚靠在二楼的栏杆上。手指飞快地滑动社交软件的界面,相互打趣,勾肩搭背地大笑,然后安静地凝视着夜色。
期待着即将呈现的声音和光影。
1
Muzak
摄影:X / Pea / 肉饼
演出准时开始。
Muzak乐队,用一首经典的《Hotel California》开场,调动了现场的气氛。缤纷的灯光下,音乐缓缓流出。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俱乐部,音乐也渐入高潮,台下的青年们享受着每一次起承转合与律动。
在《思凡》开始的间隙,主音吉他闭上眼睛进行了一次音乐化的念白,完美地将两首风格迥异的歌曲融合在一起。通过对歌曲活泼的改编,我们也隐约睹见了他们的原创潜力。
这支来自民大的新生队,注定不凡。
2
1803
摄影:X / Pea / 肉饼
1803乐队成立于2018年3月,光从这个名字就能感受到这个乐队带来的耿直与真实。一曲《山海》击破了青年们不敢pogo的心理防线,台下的各位一边挥舞四肢,一边大合唱。他们说自己是一支“情怀满满”的乐队。
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观众:“我觉得主唱长得很像吴亦凡。”
3
DPH
摄影:X / Pea / 肉饼
这只川大 “全女子” 乐队,可以说是十分优秀了。
吸睛的不仅是全队的颜值,而且有两把令人垂涎的 Ibanez RGD,最重要的是,有两个小姐姐是宣传部的(嘻嘻)。
摄影:X / Pea / 肉饼
“玩乐队的都是些大老爷们儿” 这是一般人的印象。但是DPH完全粉碎了这种陈见并且展示出了不逊男子的爆发力。
台下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观众:“不是说全女子吗?”
锈钉脆脆:“对啊,全女子,他是女的。”
由于贝斯手小姐姐生病没来,由锈钉贝司于宝凯小哥哥替场
摄影:X / Pea / 肉饼
4
AOSORA
摄影:X / Pea / 肉饼
AOSORA是一只来自川大的acg队,由几个资深死宅组成。这只队技术成熟,风格稳定,各个队员都非常六。随着童梓丰小哥哥的双踩,现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在跟着他抖腿。他们的颜值也同样很高。
不信?
H
赵浩迪小哥哥的侧颜也太苏了吧
摄影:X / Pea / 肉饼
摄影:X / Pea / 肉饼
大家感受一下。
这只队拥有悠久的历史(比其他队久一点),相信有很多川大人是对它怀有感情的,但其实它在今年经历了人员变动。人员变动对每个乐队都是默契的挑战,这次演出也给了新生的AOSORA一次磨合的机会。
4
锈钉
摄影:X / Pea / 肉饼
锈钉乐队尝试过诸如metal / punk / hard rock / pop rock 风格,曲风非常多元。它给我的感觉也是非常包容开放的“现代乐队”。
主持人陈志伟说,这是他最喜欢的一支川大乐队,说完他就开始唱歌了。“技多不压身”,说的就是DPH的主唱同时也是锈钉的鼓手,廖珮吟小姐姐。第一首歌完之后,随着张晓翠小姐姐工整的节奏吉他,现场气氛越来越热,几个老哥火速抢占第一排强势甩头。主唱黑嗓一出来,台下传来一阵阵此起彼伏的“牛逼”。穿着黑白衬衣,驾着黑框眼镜的主唱乍看是个标准的唱民谣的小哥哥,但是从梁龙到黑嗓他都能很好地驾驭。当他爆发出黑嗓时,所有人都欢呼着、震撼着。
摄影:X / Pea / 肉饼
6
北足
摄影:X / Pea / 肉饼
北足乐队是一只由菠萝音乐工作室工作人员组成的一支特牛逼的乐队。他们没有出现在预告推送中,但确实给了所有人一个“big surprise”。他们也翻了草东的歌,大家又开始开心地大合唱。主音吉他不但技术很好,情感也饱满,那句“哭啊,喊啊”,唱得撕心裂肺。
听了他们翻的草东,或许可以或多或少地弥补买不到票的遗憾了吧。
摄影:X / Pea / 肉饼
7
植物园
摄影:X / Pea / 肉饼
植物园乐队来自川大。他们的《18》,通过美丽的主唱小姐姐唱出来有和原版不一样的风味。收敛了很多锋芒,去掉了很多颓丧,注入了很多激情。
摄影:X / Pea / 肉饼
植物园还cover了Led Zeppelin的《Stairway to Heaven》。
青春的激情之后空中的星光弥散开来,分解和弦缓缓地流淌,或许我们都不那么笃定,对于生活的细节时而崇拜时而唾弃。非常温柔有力的一首歌,solo也很舒服。
如果你有幸看了现场,就会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猛男落泪。
摄影:X / Pea / 肉饼
。
8
岛
压轴的是岛乐队。
金广上人群的嘈杂声渐渐消退,火锅店服务员收拾着客人留下的碗筷,快餐店老板准备着打烊。但是,我们的盛宴高潮还没有结束。
《孩子》之后,岛乐队翻了《Zombie》,致敬小红莓。
“我等到最后,就是为了听这首歌。” 箫逼告诉我。
吉他一响起,俱乐部内所有人陷入疯狂。集体无意识地疯狂pogo,仿佛是一种仪式,纪念一些失去的东西,将它铭记。
曲终,音符混杂着汗水漂浮在俱乐部bi空气中。
此时此刻,两个学校的一群大学生,隔着一段时光,致敬Dolores,致敬闪耀的摇滚巨星,致敬陪伴我们每个希望或者失望日子的摇滚乐。
.
.
.
每个乐队的乐手用他们的方式演绎着摇滚,每个听众耳朵里收到信号,赋予不同的故事和意义。每个乐队的演奏都让我我仿佛看见了一个作品的坠落和重生。
我们又或许以后会留下我们的声音,然后被更多的前仆后继的、像今天的我们一样的年轻人重新诠释。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
.
.
.
全场最小的pogo观众
摄影:X / Pea / 肉饼
SCU青年摇滚社
这里的我们
热 · 爱 · 摇· 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