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 Ultra
SH Ultra于2005年迁至上海,被公认为中国领先的地下技术DJ之一。
在上海的传奇Shelter Club待了9年,他是VOID的联合创始人,中国领先的Techno和House之夜。 Ultra的挑战性和挑衅性的设置已经塑造了十多年的城市地下声音。
SH Ultra也以其Roland的标志性Tr-909鼓机和SH-101合成器的制作和现场硬件设置而闻名。
蒙面DJ也直言不讳地批评了DJ崇拜的文化,同时还负责第一次向中国带来Juan Atkins,Robert Hood,Surgeon,DJ Bone和Neil Landstrumm等重要人物。
Ultra是以他强大而不妥协的DJ精神而闻名的,这个DJ把人群提升到了一个更激烈的水平,玩出了其他人都不敢玩的唱片--Ultra知道如何用最好的方式进行派对。 他的驾驶和无情的声音反映了他对音乐的前卫态度和激情。
SCROLL DOWN FOR ENGLISH
这次我们与平日行事低调的Shanghai Ultra来了个小聚闲聊的采访。
We got ahold of the masked man Shanghai Ultra for a few questions about VOID'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 VOID 有哪些初始成员?
这都过了好些年,记不太清楚,而且放了10年音乐很多东西都相互融合了。2007年的时候我们都还年轻气盛,叛逆的很。最开始的活动发起成员大概是Nat和我,还有伯明翰Techno发烧友James Westwood,他起了VOID这个名字。在某个时点Fish和MHP也加入了,具体时间记不清楚。
Void的成立基于在一个偶然性上,就是如果你想找到同类别的音乐爱好者,必须在恰当的时机穿一件标志性的地下Techno上衣。我和Nat相遇在一个演出现场,他看到了我穿的Underground Resistance T恤。2006年也发生了一样的事儿,我当时在看Richie Hawtin的表演(他每次在中国的演出都一样,一如既往的无聊),而James看到了我的Tresor上衣。这就是我们的相识经过。
- 对上海Techno和House大氛围的感想是?
在上海大部分人都想做出好的派对,而音乐类型的多样性让整个环境变得更为丰富。中国本地懂音乐的人越来越多,这是特别好的现象,也是我们的活动一直想做到的。对于Techno这种音乐韵律性为主,不太具有人声或者歌词的音乐类型,作为一种通用语言更加适用,能将来自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桥接起来。
这大概就是Techno的某种存在意义吧,在一个僵化掉的死板社会机制中为人们提供另一种生存方案。说到这儿我不能不提一下这个音乐文化比较消极的一面,太多活动和音乐被烙上了“地下”的标签,但与之不符的是活动海报上满眼的商业赞助标志,活动中放的音乐也大多打着安全牌,无趣而死板。在上海活着,我每天被一堆广告、商业信息狂轰乱炸、追着屁股跑,好像我不买他们的账就有病似的。Banksy的形容很恰当“广告商每天都在用石头砸你的脑袋”。许多人在日常工作中都难以脱离销售、广告和PR的影响,上街、上网、用手机、去个电影院也被它们紧紧逼着,连上个厕所门背后上都贴着广告,逃都逃不掉。
所以我觉着,谁会在出去玩儿的时候在意什么花俏的厂牌商赞助了Boiler Room?Techno的精神是独立和反叛,一个优质Techno活动就应该尽量剥除任何会影响和阻止音乐本身发挥力量的因素。我对充满了商业气质的上海地下活动多少感到失望,他们的音乐也同样缺失变革性。永远保持音乐中的想象力和创新性,这是VOID的核心。
- 你是从何时何地开始接触到音乐制作的呢?能告诉我们其中的经历吗?
我从 1989年才接触到音乐制作。对呀,我很old school. 当时Acid House刚盛行,我年纪太小又不能进Club玩儿,所以我就只能在电台上收听 John Peel 的节目,并开始尝试接触一些硬件之类的玩意儿。
- 你第一次的Live set演出是什么呢其中有哪些设备?以及随着时间,你的Live Set经历的过程又是如何?
当年我的父亲给我买了一台YAMAHA的家庭式键盘,后来又入手了一个Roland R5 的鼓机。我自己又添置了Sequential Circuits six-trak, Roland Jv-30和Korg Polysix等硬件:我有一样非常便宜的8声轨混音器。那个合成器是唯一一个我用到现在的硬件。我自己靠倒卖六音轨混音器赚了不少钱:因为那个时候(互联网发达之前)大家对这些硬件都没什么价值概念,可能一个价值500块的东西,我买回来就只需要50块。我曾经还有过一款名叫Commodore Amiga的硬件,它可以运行 Octamed程序也就是四轨 8 Bit的采样。到了90年代末,千禧年初期,我开始运用电脑来制作, 然后买了一款SH-101的模拟合成器和鼓点合成器外加一款叫Akai S2800的采样机。
Akai S2800
就算拿如今的采样软件来做,也很难达到那些硬件做出的音乐效果。2006年我买了一台909的机。但是那个时候大家大多数都用软件来制作音乐了,都开始使用一些比较轻缓的节奏,那台鼓机花掉了我630镑,现在想象也是觉得物价飞涨的可怕。从那时候开始我就一直在为我的工作室筹备添加新的物件。好了既然你都读到这里了,那证明你肯定对这些硬件也是挺有兴趣的或者是你也认识我知道我有哪些设备,所以剩下的我不用多说了。
以音乐作职业并非我的本意,大多数时候想的是自娱自乐。从前我更享受去爱丁堡的Techno俱乐部参加派对。从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这段时候,现场音乐表演很少,许多人打着“live”的旗子实质是在播放CD的基础上表演,或者DJ自己的作品。05年我搬至上海,看不到一点Techno的影子,只好成立VOID来填补空缺。在VOID之前我参加过Antidote的活动,每月在C’s表演,那时Michael鼓励我尝试现场Live表演。当时算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Live set,只用SH-101和TR-707两个机器,效果倒是蛮不错。但那次表演更倾向实验性质,Antidote有着强烈的DIY朋克精神,他们的听众愿意尝试各色音乐。2000年末我接触了Ableton,在Void开始Live set表演。我的素材基本来源自Ableton里的音乐片段,再往上叠加上909和101设备。这种表演也不差,但缺乏冲击力,而且一直放Ableton素材库有点无聊,所以后面几年我没有再做现场。之后Gaz鼓励我在Shelter放一次现场,大概是2014年吧,那次进行得特别好,观众们看起来也特别有兴致。
- 你活着就少不了的一件装备是什么?
对我来说好几样都是不能缺的,一定要选的话大概是DSI Tempest吧。怎么形容呢,它是最好的鼓机而且功能强大,6频voice analogue synth,实时声音操控,多个外接口,可以sequence也可以sequence,声音设计可能性十分多。你可以很容易地用Tempest制作一整个作品,是功能十分超前的设备。
- 现在给你带来最多灵感的哪些艺术家或者是哪些歌曲?
Stanislav Tolkachev, 138, Conforce,"Joyrex J4" - Caustic Window, "Hate is such a strong word" - British Murder Boys, "The One Mind" - System 01, "Wan Wu" - Sage, "Diffracted" - Aiken.
- 你的另个身份是DJ,能谈谈现场表演和DJ之间的主要差别么?
DJ和做现场Live Set完全不同,DJ要容易得多。DJ表演时我不怎么做事前准备,更多依靠自己的直觉,顶多会想放哪些歌。但DJ给我更大的音乐选择空间,允许你在对的时间点用自己的方式加入新音轨,并且不需要考虑太多。只要控制了EQ和混音,掌握好了操控很容易。而在现场Live set中,一切完全取决于你的操作方式和设备。在VOID活动中我见识过许多不同做现场表演的方式。很多人还是用Ableton事先准备好的loop和sequence,一些人更大胆,直接使用设备器材输出主要音乐部分。起先我的现场表演大概有90%依靠Alebton,10%来自设备。现在渐渐转移重心,90%依靠设备。Ableton更多作用为声卡。这样在每个声音频道都能调控compression、EQ、FX、gates、limiters。回到问题本身,现场表演对技术要求更高,对我来说像是一场刺激性的技术练习,要让繁复的系统和声音操控在舞池里工作起来。如果操作过程简单我容易感到无聊。在现场演出中,直到表演的最后一刻做的都是自己的音乐,如果人群对音乐反应一般,也很难马上调整方向或者改变整个风格。所以现场Live Set迫使我在表演之前做好事先准备,在我看来基本与DJ表演方式相反。
https://weibo.com/2122500555/profile?topnav=1&wvr=6&is_all=1\
9527
HOTSWEAT热汗主理人
9527热爱有张力的作品,
现场致力于Techno类型曲子。
律动深邃,声场宽广,致幻致猛的节奏
Leon
偏爱德式techno注重旋律与刺激的音色相结合.
不断给舞池传递能量.
曲风包括: Leftfield House&techno / industrial Techno / Tech house
◆ ◆ ◆
The Cellar
更多活动详情请持续关注
THE CELLAR
长按二维码,即可识别关注
客服电话:186 7231 1588
thecellar888@163.com